社区如何建立疫情防控决策的居民反馈机制
1. 完善居民参与机制:通过搭建居民事务协商平台,推行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多种协商办法,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强化居民参与疫情防控的制度保障。例如,利用“移动议事厅”“微信议事厅”等形式,线上征集居民对辖区疫情防控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2. 建立快速反馈机制:社区可以设立2小时快速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居民投诉和建议,确保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通过微信群等平台,及时收集居民信息和诉求,促进线上社区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
3. 信息化建设与互动平台:建设社区居民互动平台,支持社区居民线上参与社区防控工作重大事项协商,实现疫情信息动态更新和实时通知状态反馈。例如,通过社区网站或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居民反馈,并及时更新政策和动态。
4. 多元主体协作:构建以居委会为核心、第三方组织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及时向上级反馈居民诉求。通过“三长”联动机制(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确保疫情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和反馈。
5. 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公众通报相关信息,确保居民知情权,并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完善居民反馈机制。例如,利用社区门户网站或民情信箱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并通过街道或社区归类、整理后形成建议提案。
6. 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微网实格”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构建市民反馈机制及合作机制,激活社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居民自治”。还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设立独立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和反馈市民对疫情防控的意见和建议。
7. 加强监督与评价:建立社区对职能部门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将结果作为评优、表彰、干部晋升等重要参考。通过区街行政效能监察或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对疫情防控项目的办理效果进行评议。
通过以上措施,社区可以有效建立疫情防控决策的居民反馈机制,提升居民满意度和社区治理效能。
上一篇:社保遗留问题如何影响医疗保障 下一篇:社区服务项目如何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