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公平秤加强计量监管



市场交易中的每一克重量都关乎信任与公平。自2025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市场监管部门以公平秤为核心抓手,通过制度规范、技术升级、执法联动等多维度措施,构建起覆盖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突破,更是以技术手段重塑市场诚信生态的重要实践。

制度规范:从强制配置到责任细化

《办法》首次以规章形式明确集贸市场主办方必须配备公平秤,并对其设置标准和管理责任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规定,公平秤需摆放在显著位置,定期接受强制检定,确保量值准确可靠。例如,北京市已推行地方标准《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首创统一的位置标识和导向标志,使消费者能够快速定位公平秤。

在责任划分上,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主办方的主体义务,要求其建立计量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对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登记备案。如发现经营者使用作弊秤,主办方需及时制止,否则将面临最高十万元的罚款。这种“主办方+经营者”的双层责任体系,将市场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紧密结合,形成闭环监管。

技术升级:防作弊与数字化改造并行

针对传统电子秤易被改装的问题,《办法》鼓励推广智能防作弊计量器具。重庆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明确提出,公平秤应选用双量程、高精度电子台案秤,且不得具有欺骗性使用特征。部分市场还引入双屏电子秤,消费者可同步查看称重过程和金额,从源头减少纠纷。

市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公平秤加强计量监管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北京市建立全市电子秤台账,利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实现自动预警催检,覆盖8.8万台在用设备。对于作弊芯片生产、销售等灰色产业链,浙江等地通过大数据追踪锁定上游供应商,2024年破获的跨省作弊秤案件即得益于智能筛查系统。

社会共治:红黄牌警示与信用约束

《办法》创新性提出建立违法失信经营者红黄牌公示制度。在吴川市试点案例中,市场主办方将计量违法信息公示于电子屏,对拒不整改的商户采取清退措施。这种信用惩戒机制使违规成本显性化,2024年北京某市场计量投诉量同比下降47%。

消费者参与成为监管链条的重要环节。北京市6198家商户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承诺内容在摊位公示;昌平区部分市场设置自助复秤区,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商户历史计量数据。第三方研究显示,此类措施使消费者维权意愿提升32%,形成“用脚投票”的市场净化效应。

执法联动:专项治理与常态巡查结合

在浙江查处的作弊秤案件中,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开展全链条打击,从芯片制造商到终端商户一网打尽。这种行刑衔接机制突破传统行政处罚局限,2024年全国查处计量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上升58%。

常态监管则依托网格化巡查体系。呼和浩特市开展“公平秤守护行动”,执法人员每月对市场进行突击检查,使用标准砝码抽检商户电子秤。高青县推行“计量管家”服务,技术人员驻场指导设备维护,2024年累计修复失准秤具1200余台。

长效机制:标准引领与能力建设

技术标准的迭代为监管提供支撑。重庆市发布的《集贸市场公平秤设置要求与管理规范》细化设备选型、摆放位置、维护流程等15项指标,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北京市则通过培训考核,提升350余名基层监管人员的技术识别能力,2024年查处的密码改秤案件中有73%由现场快速检测发现。

在山东、广东等地,计量知识普及纳入市场管理人员必修课程,内容涵盖常见作弊手法识别、纠纷调解技巧等。研究显示,经过系统培训的主办方管理人员,其所在市场计量违规率较未培训市场低41%。这种能力建设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确保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上一篇:市场监管投诉的法律依据及适用条款解析
下一篇:市政自来水管道老化如何更新改造
忐忑如何解释
共享位置时如何避免暴露精确地理位置
如何利用宏编程自定义下拉菜单功能
高峰时段网络拥堵加剧的现象如何形成
京东如何处理虚假商品举报
世界构建中如何设计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如何通过任务栏快捷方式快速切换浏览器
跨省就业辞职后社保账户如何合并处理
孕妇尿道感染如何通过日常习惯预防复发
如何识别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
Word中如何创建分数列表
如何清理系统通知以提升电池性能
夏普电视如何连接蓝牙设备
商品标题关键词如何优化实现精准引流
投诉后如何联系天猫超市客服跟进处理结果
如何通过任务和副本提高角色战斗力
如何判断合成器的音色多样性
家庭界限不清晰时,如何避免情感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