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GS8在降低发动机噪音方面有哪些技术手段
作为自主品牌中高端SUV的代表车型,传祺GS8始终将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视为核心研发方向。在发动机噪音控制领域,该车型通过正向研发与技术创新构建起立体化降噪体系,从动力总成本体优化到声学包设计,从振动传递路径阻断到智能控制策略,形成了覆盖源头抑制、传播路径控制与主观感知优化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发动机本体优化
传祺GS8搭载的第三代2.0TGDI发动机首创GCCS燃烧控制技术,通过优化燃烧室滚流比将油气混合均匀度提升30%,有效降低爆震概率。其双涡管涡轮增压器采用IHI定制技术,将涡轮迟滞时间缩短至0.3秒以内,避免因涡轮介入突变产生噪音激增。该发动机还引入350Bar高压直喷系统,相比传统200Bar系统,燃油雾化颗粒直径缩小40%,燃烧稳定性提升带来的噪声波动幅度降低5dB(A)以上。
在机械结构层面,曲轴箱强制扫气系统通过独立电磁阀控制新鲜空气导入,使曲轴箱水蒸气含量降低50%,减少机油乳化导致的摩擦异响。树脂齿轮双平衡轴设计则通过非对称齿轮啮合相位差补偿技术,将二阶往复惯性力振动幅值控制在0.02mm以内,从根源上消除发动机低频轰鸣音。
主动降噪技术
针对混动车型特有的动力模式切换噪声,GS8开发了DHT变速器主动减振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电机扭矩反向补偿算法,在发动机启动瞬间生成反向扭矩抵消曲轴扭振,使怠速发电工况下的齿轮敲击声降低12dB。实测数据显示,该技术将模式切换过程的主观烦躁度评分从7.2分(满分10分)优化至4.5分,达到豪华品牌同级水平。
电机驱动系统采用24阶次电流谐波主动抑制技术,通过霍尔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磁转矩波动,以0.1ms响应速度注入补偿电流。这项创新使电机48阶次高频啸叫的声压级从45dB(A)降至35dB(A),配合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刚度分级控制策略,实现电驱噪声的精准消除。
声学材料应用
发动机舱采用五层复合声学包设计,在传统隔音棉基础上增加压电陶瓷阻尼层。当发动机特定频率振动传导至防火墙时,压电材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消耗,使800-2000Hz频段振动能量衰减率提升28%。进气歧管部位引入亥姆霍兹共振腔结构,针对性消除200-500Hz的进气脉动噪声,该项设计使全油门加速工况下的进气噪声峰值降低6.3dB。
车身空腔阻断技术突破传统填充工艺局限,在A/B柱等34处关键部位植入膨胀式阻隔材料。这些材料在涂装烘烤阶段受热膨胀,形成密度梯度变化的蜂窝结构,使300-800Hz空腔共鸣声传递损失提升15dB。四门密封系统采用双层超弹性胶条,配合0.3mm级差装配工艺,将车门缝隙气动噪声的贡献度从22%压缩至9%。
智能控制策略
AVDC影子车手系统集成NVH主动控制模块,可根据油门踏板深度和G值变化预判驾驶意图。在急加速工况下,ECU自动调节增压器旁通阀开度和喷油脉宽,将扭矩爬升速率控制在80-120Nm/s舒适区间,避免动力爆发带来的声浪突变。该系统还能联动主动悬架阻尼阀,在发动机1500-2500rpm共振区间将悬架传递率降低40%。
驾驶模式智能适配技术进一步扩展降噪维度。ECO模式下,变速箱换挡逻辑优先选择噪声最小的速比组合,将发动机工作转速锁定在1600-2200rpm低噪区间;SPORT模式则通过ASC主动声浪补偿技术,在座舱内生成经过声学调校的动力音效,既满足驾驶激情又规避真实噪声的粗糙感。
传祺GS8的降噪体系展现出正向研发的技术深度,从物理隔振到主动控制的多维手段,不仅将怠速噪声控制在36.5dB的图书馆级静音水平,更实现了120km/h巡航时65.2dB的全工况噪声控制。这种对精微声学细节的掌控,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NVH领域已建立起完整的技术话语权。
上一篇:会员体系在梦芭莎市场推广中的作用 下一篇:传祺GS8的外观设计是否依然符合主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