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成员转为党员需履行哪些程序



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党员发展工作是确保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核心环节。对于派成员而言,转为正式党员不仅是对个人政治觉悟的认可,更是党组织对其思想、行为及贡献的系统性检验。这一过程严格遵循《中国章程》及《中国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通过多维度考察与规范化流程,实现从组织接收到思想淬炼的转变。

申请与谈话阶段

派成员转为党员的第一步是提交入党申请书。根据规定,申请人需年满十八周岁,且申请书必须由本人亲笔书写并提交至工作或居住地党组织。申请书内容需真实反映入党动机,明确表达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的认同。党组织收到申请后,需在一个月内指派专人进行首次谈话,谈话内容包含了解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程序及党的基本知识,并形成书面记录。例如,清华大学地学系在接收林岩銮教授入党时,支部委员会通过谈话深入了解其科研工作与思想动态,为后续培养奠定基础。

确定积极分子

经初步审查合格的申请人进入积极分子培养阶段。确定积极分子需通过党员推荐或群团组织推优产生人选,并经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此阶段需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禁止由个人指定积极分子,确保民主性与透明度;二是建立培养考察档案,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及个人自传。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在2024年发展党员计划中明确要求,所有发展对象必须在2024年11月底前完成积极分子备案,并落实每半年一次的动态考察。

发展对象审查

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及群众意见后,可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此时需完成两项关键程序:一是政治审查,涵盖本人历史表现、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二是参加不少于24学时的集中培训。如网页36所述,政审材料需由被审查对象所在单位党支部出具并加盖公章,函调材料需上级党委复核,确保审查结论的权威性。

预备党员接收

发展对象通过审查后进入预备党员接收阶段。支部委员会需对发展对象的培养记录、政审结论及公示结果进行复核,并报上级党委预审。通过预审者方可填写《入党志愿书》,该文件实行编号管理,填写错误需重新申领。在支部大会上,发展对象需汇报个人情况,入党介绍人需陈述意见,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例如,湖南某高校在支部大会决议中明确要求,赞成票需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的半数,且会议记录需完整存档。

预备期转正

预备党员需经历至少一年的考察期,期间需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并接受组织评估。转正前,本人需提前两周提交书面申请,支部委员会需召开座谈会征求党内外意见,并组织转正答辩。如网页52所述,预备期满未提出申请者,党组织需及时提醒;对信念动摇者,可直接取消资格。例如,某村党支部在接收流动党员转正时,严格执行公示五工作日、镇组织科全程监督等程序,确保流程合规。




上一篇:法律援助机构如何支持工伤职工维权
下一篇:流量超额前如何及时接收运营商提醒
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应对
入党宣誓誓词、党员自我评议总结提纲
党员忠诚度如何与党的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怎样把图片转为pdf格式-超级pdf在线转换器
jdg战队有几个韩国人-2023loljdg战队成员介绍
舞团的成员流失率如何降低
如何激励沉默的公会成员参与讨论
低保申请是否影响家庭成员享受教育补助
如何隐藏微信群聊中的某个成员消息
小车保险的免责条款有哪些
在团队中如何激励成员积极性
新加入成员是否需要等待期才能参与分摊
微信群管理难题:多少成员最利于高效沟通
群成员备注的最大字符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