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同品牌电视上启用双伴音模式



在智能电视高度普及的今天,观众对影音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双伴音模式作为一项实用功能,允许用户同时收听两种语言声道,或在主音轨外叠加解说音频,极大提升了跨语言观影、听力障碍人士的观看体验。不同品牌电视因系统架构差异,其双伴音功能的启用路径与操作逻辑各有特点,需结合硬件特性与软件设置进行深度适配。

一、硬件基础与技术原理

双伴音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电视音频系统的多声道解码能力。传统模拟电视受限于带宽,仅支持单声道音频传输;而数字电视采用MPEG-2或杜比数字等编码技术,可通过复用技术承载多个独立音轨。例如,我国标清数字电视已支持双声道立体声多音轨技术,用户可通过切换音轨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双语输出。

从技术架构看,双伴音分为物理双声道与虚拟多音轨两类。物理双声道要求电视配备独立音频输出接口(如HDMI ARC、光纤),并配合外置音响实现声道分离;虚拟多音轨则依赖电视内置解码芯片,通过软件切换实现音轨选择。当前主流品牌如三星、索尼等高端机型已集成杜比全景声解码,可原生支持多达8个音轨的并行处理。

二、品牌操作路径解析

三星电视:进入“设置-伴音-伴音模式”,选择“双语音”选项。部分机型需先在“声音专家设置”中开启“多音轨支持”,再通过遥控器菜单键长按3秒激活隐藏音轨切换界面。2018年后推出的Q系列机型还支持语音指令切换,用户可通过“Bixby”语音助手直接呼出双伴音菜单。

索尼电视:在“音频输出设置”中选择“自定义音频通道”,勾选“第二音轨输出”。若播放内容含多语言音轨,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显示切换按钮。配合HT系列回音壁时,可通过“中置声场同步”功能将次要音轨定向传输至后置音箱,实现空间分层。

TCL/雷鸟电视:进入“声音-音效模式”,选择“智能多音轨”。该模式基于AI算法自动识别片源中的隐藏音轨(如导演解说、副语言),部分海外版机型需通过ADB命令激活开发者选项,手动导入第三方音轨资源。

三、片源适配与兼容性问题

双伴音功能的有效性高度依赖内容源编码规范。国内流媒体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约70%的影视内容已内嵌多音轨,但部分老旧片源仅保留单声道数据。用户可通过视频信息面板查看音轨标识,若显示“2.0”或“5.1”即表示支持多声道输出。

对于本地播放场景,建议使用Kodi、VLC等支持强制音轨切换的播放器。以MKV格式影片为例,在“音频设置-音轨选择”中勾选“第二语言”,并将默认输出设为“直通模式”,可绕过电视系统限制直接调用多音轨数据。需注意,部分封装格式(如RMVB)因编码陈旧可能导致音轨识别异常。

四、特殊场景优化方案

在双语教学、听力辅助等场景中,可通过“主次音量平衡”功能调节双伴音比例。三星电视的“语音清晰度增强”技术能自动提取人声频段,将次要音轨压缩至200-4000Hz范围,减少音轨叠加导致的频段冲突。

针对无线音频设备用户,建议启用蓝牙5.0以上的传输协议。小米电视音响2.1等设备支持“双设备并行连接”,主音轨通过HDMI输出至音响,次音轨经蓝牙传输至耳机,实现私密性双伴音收听。

五、未来发展与技术趋势

随着AI语音分离技术的成熟,实时双伴音生成成为可能。索尼2024年推出的AI语音增强3.0已能通过机器学习分离混录音轨,用户可自定义提取特定人声或环境音。Meta等企业正研发“自适应多音轨”技术,可根据观看者位置动态调整音轨输出方向,进一步提升沉浸感。

在标准化层面,我国正推动《超高清电视多声道音频技术规范》落地,要求4K/8K内容强制包含至少3条独立音轨,涵盖解说、无障碍语音等场景。这一进程将加速双伴音功能从“可选”到“标配”的转变。

总结

双伴音模式的启用既是技术问题,也需兼顾用户体验与内容生态。从硬件解码到软件交互,各品牌需进一步简化操作层级,并加强片源兼容性提示。未来,随着空间音频与AI技术的融合,双伴音有望突破“语言切换”的单一功能,向个性化声场定制演进。建议用户在选购设备时优先选择支持杜比全景声与HDMI 2.1协议的机型,以获得更前瞻的音效支持。




上一篇:如何在Word表格中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下一篇:如何在不同品牌的手机上用第三方应用统一短信主题
如何在DNF PK服中快速提升基础操作水平
如何在闲鱼上隐藏个人真实信息
不同运营商停机恢复时间有何差异
不同液体粘度测量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zara品牌的正确读音—ZARA怎么念
不同国家直邮单号查询时间限制有何差异
如何在优酷弹幕中处理社交中的冲突
如何在macOS中找到最大照片文件
如何在奇偶页页眉中使用不同的页码样式
茶物语珍珠奶茶有哪些不同口味
不同季节如何调整粉底色号以匹配肤色变化
直邮单号的不同类型有哪些
不同维权场景下应重点收集哪些证据
如何在游戏中设置Windows 10麦克风
简拼如何处理不同色彩模式的图片
如何在苹果6s上添加多个QQ邮箱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