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驴停播是否涉及警方介入及法律处罚



2023年8月,坐拥4800万粉丝的快手头部主播“二驴”因在青岛户外直播中策划“绑架活埋”剧本引发舆论哗然。青岛市北区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确认其行为属于编造剧情摆拍炒作,依法予以处罚并无限期封禁账号。这一事件不仅成为网络直播行业恶意炒作的典型案例,更因涉及虚构社会治安危机引发公众对直播乱象与法律边界的深度思考。

事件背景与警方调查

2023年8月16日晚,二驴团队在青岛某公园策划了一场“绑架活埋”的直播闹剧。直播画面中,二驴因与路人发生冲突被多名黑衣男子押上面包车,戴黑头套后遭威胁“活埋”,期间伴随长达20分钟的殴打情节。这场极具视觉冲击的表演迅速引发网友恐慌,当晚青岛市公安局接警电话被大量热心市民打爆。

警方介入后展开缜密调查,发现直播现场的“绑架者”实为二驴团队成员,挖坑工具、台词剧本等道具均系事先准备。8月18日,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发布通报,认定该事件系为博取流量编造的摆拍行为,对相关当事人依法处罚,并协调平台无限期封禁涉事账号。调查显示,二驴团队自2022年起已多次利用低俗剧本吸引关注,此次更是通过嫁接“缅北热点”制造社会恐慌。

法律性质与处罚依据

从法律层面看,二驴的行为已突破娱乐炒作与违法犯罪的边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10日拘留及500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认定该直播导致大量无效警情,严重浪费公共资源,符合“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要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行为对城市形象的损害。直播中刻意使用“青岛没解放吗?这是缅北吗?”等台词,将虚构暴力事件与地域治安挂钩,涉嫌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条款。北京齐岳律师事务所江永金律师指出,此类恶意抹黑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若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平台责任与行业生态

二驴事件暴露出直播平台监管机制的失效。尽管中央网信办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虚构内容必须标注,但涉事直播全程未作任何提示。知情人士透露,二驴账号此前因售假、低俗内容被多次封禁,但平台屡次解禁纵容,形成“封号—解禁—再违规”的恶性循环。

这种平台与头部主播的“共生关系”催生出畸形的流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刘俊海教授指出,部分平台为追求流量红利,默许主播通过擦边内容维持热度,甚至将违规行为纳入算法推荐体系。数据显示,二驴停播前30天直播销售额达1.56亿元,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6400万元,暴利驱动下平台监管形同虚设。

社会影响与治理难题

该事件引发的次生危害远超普通炒作。青岛市民在网络留言中痛斥,精心设计的暴力剧本让城市治安形象遭受无妄之灾,部分游客因此取消行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公众信任体系的崩塌——当“女骑手深夜被盗”“山区老人贫困”等社会议题频繁被证实为摆拍,真实求助信息将难以获得关注。

治理此类乱象需构建多方协同机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建议,应建立“剧本备案—实时审核—违规追溯”的全链条监管,对多次违规主播实施行业禁入。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已在探索“直播内容AI识别系统”,通过语义分析、场景比对等技术手段自动识别摆拍行为。




上一篇:买到大米过期如何索赔
下一篇:五周年纪念手镯是否已绝版获取方式盘点
体重变化与卵巢功能恢复是否有相关性
微信解绑银行卡是否需要更新支付密码
赛播的节目搜索功能是否支持语音识别
腾讯微博私信是否支持群发功能
Windows XP安全模式是否适合日常使用
姜汤的喝法是否影响效果
北京民族大学是否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
全谷物是否可以替代传统早餐主食
品牌营销视频是否需要关闭弹幕功能
团体游览是否需要提前预约
营养补充剂是否影响术后伤口渗液恢复
残疾证申请进度查询是否支持短信通知
在线维权诉讼是否可以申请临时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