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光为何在河南水灾中捐5000万却劝消费者理性



2021年7月,一个名为“鸿星尔克”的品牌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水灾冲上热搜。当网友涌入直播间“野性消费”时,品牌创始人吴荣光深夜现身呼吁“理性消费”,甚至为消费者开通运费险。这场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民族情怀与商业之间的抉择智慧,也揭示了当代消费社会中价值认同的深层逻辑。

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吴荣光的捐赠行为源自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2003年其家族工厂曾因台风侵袭损失惨重,库房积水导致价值数百万的订单报废。这种“淋过雨”的切肤之痛,促使他在河南水灾时选择“为他人撑伞”。从汶川地震捐赠600万元到新冠疫情支援1000万元物资,鸿星尔克始终践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理念。这种捐赠并非突发善举,而是闽商群体“达则兼济天下”传统的延续,正如福建日报评论所言:“鸿星尔克案例展现了福建民族品牌的精神内核”。

捐赠决策背后还暗含企业家的历史自觉。吴荣光作为拥有23年党龄的党员,曾公开表示:“民营企业要牢记党赋予的使命”。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其选择在此时展现民族企业的责任担当,与中央纪委“善引发善”的点评形成政治的呼应。这种将商业行为融入国家叙事的智慧,使捐赠超越了简单的慈善范畴,成为构建企业政治合法性的战略选择。

实业精神与经营哲学

“脚踏实地,方能演绎非凡”是吴荣光坚持的经营理念。2006年价值百万的鞋材黄变事件中,他果断召回已售商品并销毁半成品,这种“宁损利润,不毁商誉”的决策,奠定了企业“诚信立身”的基因。在河南捐赠事件中,面对网友质疑物资落实情况,他迅速公布与郑州慈善总会、壹基金的协议细节,通过分批运输、进度公示等方式重建信任。这种危机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公关策略,不如说是将产品质量管控思维移植到社会责任履行中。

企业经营中的“协同高效”原则同样体现在捐赠行动中。鸿星尔克调动全国分公司的仓储资源,采用“现金+物资”组合捐赠模式,既保证救灾时效又缓解现金流压力。这种务实作风与其早年引入IBM、SAP进行信息化改革的经验一脉相承,正如2015年中国制鞋产业发展论坛上其强调的:“企业创新必须建立在系统化运营基础上”。捐赠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经过供应链能力评估的理性决策。

消费主义与价值反思

直播间“野性消费”浪潮的兴起,暴露出后疫情时代公众的情感饥渴。网友将“为鸿星尔克充2140年微博会员”的行为,实质是对抗消费社会异化的符号狂欢。但吴荣光清醒认识到,这种情绪化支持难以持续,其在抖音呼吁“不要神化鸿星尔克”,正是防止企业被裹挟进非理性消费漩涡。这种克制与李宁等国产品牌热衷跨界联名、饥饿营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传统实业家的定力。

企业对“理性消费”的引导,暗合当下消费市场结构性转变。据《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64.3%消费者开始拒绝冲动购物,转向“质价双优”的理性选择。鸿星尔克产品70%定价低于200元,通过压缩营销成本实现高性价比,这种“去品牌溢价”策略恰好契合消费降级中的市场需求。吴荣光的劝诫看似违背商业逻辑,实则为企业避开舆论反噬预设防火墙,正如澎湃新闻评论:“暴打消费主义的姿态反而赢得长期认同”。

舆论场域的生存智慧

捐赠引发的舆情风暴中,吴荣光展现出传统企业家的媒介素养。当自媒体质疑“20万瓶矿泉水如何折算5000万”时,他采用“分段回应”策略:先由郑州慈善总会说明3000万协议明细,再通过视频展示物资装车过程,最后亲自解说财务安排。这种多主体、多维度的信息释放,既符合官方机构的权威背书需求,又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可视化传播规律。

面对“诈捐”质疑,企业选择将官媒评论作为终极信任背书。这种政治话语的巧妙借用,化解了商业信用危机。全国多地景区推出“穿鸿星尔克免门票”政策,企业顺势将社会影响力转化为线下消费场景,完成从舆情红利到实体经济的价值转换。这种“-企业-民众”的三方互动,构建出新型政商关系样本。




上一篇:启用所有宏后如何录制并运行表格宏
下一篇:和平精英免费套装获取方法有哪些
如何在多屏互动浏览器中实现视频会议
如何在手机应用中调整照片尺寸
如何在深夜模式中找到旧消息
如何在家自制瘦腿饮品
如何在投票中添加备注
如何在XReader中切换视图模式
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配置PPPoE拨号
如何在微信中隐藏朋友圈内容
如何在iPad上使用iTunes导入离线电影
如何在台式电脑上录制蓝牙音响的音频
如何在写作中避免叙述视角混乱
如何在绘画中搭配多种媒介
如何在写作中避免抄袭
如何在诉状中请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如何在苹果手机上设置语音反馈
如何在曙纳传媒注册中保护个人信息
如何在手机上将附件转发给他人
如何在Finder中连接外部设备或共享服务器